導讀:高壓壓球機制粒技術和網帶式烘干機布料技術的發(fā)展
制粒技術和網帶式烘干機布料技術的發(fā)展:制粒是高壓壓球機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,制粒效果好,不僅有利于煉鐵過程的透氣性,同時對成型礦的礦物組成和礦物結構有優(yōu)化作用。近些年來,隨著鐵礦粉資源的劣質化,尤其是澳大利亞馬拉曼巴類型鐵礦粉用量增加,使鐵礦粉混合料的制粒效果變差。因其脈石含高嶺土較少,即使添加大量的水分,馬拉曼巴礦粉制粒后的強度也較低,所以會影響制粒效果。對馬拉曼巴礦采取預先制粒是一個很有必要的措施。采用了高速攪拌混合器,在傳統(tǒng)的混合制粒之前先對馬拉曼巴礦細粉進行一次制粒,也即強力混勻,可以取得不錯的效果。
造塊技術針對細顆粒鐵礦粉在成型過程制粒性能差、料層透氣性和鐵粉礦生產效率低的問題,國內外高爐工作者進行了復合造塊技術的研究及應用。鑲嵌式高爐煉鐵(MEBIOS)東北大學Kasai等提出的對輥式壓球機:先將馬拉曼巴粉等制粒制成密度小球,然后通過控制布料使其按適當?shù)姆绞讲贾糜诔尚土蠈又校罱K在普通成型條件下能夠形成合適的成型空隙結構;通過利用小球附近的邊緣效應,料層的透氣性得到提高,且小球自身不會過熔;熱量主要來自成型層,該層的堿度可適當提高,而致密球的堿度則較低。在此概念上,對小球的合適尺寸、小球之間距離、在成型層中的排列方式等均進行了研究。類似的是,提出將大顆粒礦置于成型料層中成型的方法:大顆粒礦附近物料的密度會因為邊緣效應而下降,則此處的透氣性會提高;同時,大顆粒礦支撐上面負荷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型餅的收縮,也對成型中的透氣性有利 復合造塊法中國中南大學姜濤等開發(fā)的復合造塊法,具有解決煉鐵爐料偏析、生產中低堿度爐料、制備高鐵低硅產品、利用難處理資源的作用與功能.
鑲嵌式成型和大顆粒礦置于料層中進行成型示意圖,的造球料包括傳統(tǒng)的鐵精礦、難處理和復雜礦經磨選獲得的精礦、各種細粒含鐵二次資源等與黏結劑;基體料則是除上述原料以外的其他原料,包括全部粒度較粗的鐵粉礦、熔劑、燃料、返礦,當含鐵原料中細精礦為主(比例超過60%)時,基體料也包括部分細粒鐵精礦。從給高爐提供優(yōu)質爐料的角度出發(fā),MEBIOS法和CAP法均為將球團料和成型料分別制粒混合進行成型,最終為高爐提供一種新型原料,前者的造球料主要是馬拉曼巴粉等,后者以精礦粉為主;布料問題應是二者均面臨的困難。與傳統(tǒng)的成型礦相比較,復合造塊技術能夠顯著提高礦粉(在普通成型過程中難以大量使用的)的使用效率。
成型理論和技術發(fā)展的同時,成型模型的建立和模擬技術的發(fā)展是必然的。模擬能夠預測成型過程中的一些行為,特別是由試驗不易掌握的復雜現(xiàn)象,如成型原料的混合、制粒行為、成型高溫區(qū)的狀態(tài)、移動等。為焦粉質量分數(shù)對成型料層最高溫度和燃燒區(qū)時間的影響以及無煙煤粒度對火焰前鋒速度和成型時間當焦粉由3.4%增加到4.2%時,燃燒區(qū)時間和最高溫度均有所提高;而對于下部料層,二者的增加更明顯。這些增加應歸因于對流傳熱的加強,同時,在高溫下焦粉的燃燒速率受限于氧氣的擴散,故燃燒時間延長。通過熱重分析比較無煙煤和焦粉反應性的試驗結果表明,焦粉由燃燒而導致失重的速度更快,故其反應性更快,這主要是由于焦粉含更多的內氣孔,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積。因此,當使用無煙煤代替焦粉時,燃燒帶傳播速度會降低,反映在模擬結果上是出現(xiàn)了料層上部高溫區(qū)的溫度較低的現(xiàn)象。
然而,通過縮小無煙煤的粒度以增加其比表面積后,其反應性會得到提高,無煙煤粒度由2.0mm縮小到1.2mm后,火焰前鋒速度逐漸加快,成型時間大概縮短了100s。臺灣中鋼使用50%無煙煤替代焦粉作為成型燃料,專門有無煙煤的破碎系統(tǒng)。日本學者也做了大量工作,涉及成型制粒的模擬(大多基于DEM)、成型料層內結構變化的數(shù)值模擬、料層內熱傳輸?shù)哪M(大多基于CFD)等內容。
本文地址:,轉載親好注明出處!
站內信息搜索
國內市場部 : 0371-67793637 國際出口部 :0371-86565118 電話咨詢:15515557076
市政污泥烘干設備
豫ICP備15028554號-4 版權所有 鄭州泰達節(jié)能干燥設備有限公司